为什么“自私”的人反而过得更幸福?
01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烦恼从某个特殊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场有关“无私”和“自私”的自我搏斗。
当你的丈夫翘着二郎腿一边舒服窝在沙发里,一边命令你端茶倒水擦桌做饭的时候,你的“无私”告诉自己身为一个好妻子,即使辛苦劳累了一天,也应该为家人做一顿暖心的晚餐。
当你的老板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打通电话告诉你这个任务必须在今晚十二点之前完成时,你的“无私”告诉自己身为一个好员工,你必须在任何时间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
当你的父母在志愿表上“都是为你好”地抹去了“中文系”、“艺术系”,而强行换成了“计算机”和“经济”的时候,你的“无私”告诉自己作为一个好孩子,你必须听妈妈的话。
但是在你听话懂事或者勤劳能干的“无私”背后,这么做并不能让你开心。
这些强行扭曲自身意志的事情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你的生活和自由,因为你内心的“自私”一直在嘶吼——凭什么?!
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最常见却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委屈都是自找的。
如果一个人果真无私到能够从牺牲自己、服务他人的做法中获得快乐,他根本不会计较不公平和凭什么;
如果一个人果真自私到内心只装得下自己,他也不会有什么烦恼,因为他根本不会允许自己受一点点委屈。
02www.dyulu.com
可是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我们并没有那么自私,也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无私。
我们的苦恼就在于:
我们一边假装无私地委屈着自己,一边在内心自私地替自己鸣冤;
一边屈心逆志地扮演着好伴侣、好员工和好孩子,一边忿忿不平地喊着凭什么;
一边顺从地付出着并牺牲着,一边不甘心地自怜着并痛苦着。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你完全有理由更自私一点。
美国的心理学博士大卫·西伯里在自己的心理学著作中提出了“高尚的自私”的概念:
他认为现代人最大的苦恼,在于迎合和讨好他人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方式。
当然他崇尚的“自私”的概念,并非只知道满足个人私欲的极端的自私,而是一种更强调自由和自我存在方式的“自私”,以免自己沦为他人实现目的的工具,或者成为一个失去自我只会顺从的可怜虫。
03
其实我们只需要认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所有装出来的崇高和无私最后都会以最自私的形式崩盘逆转。
一个长期任劳任怨的妻子,终于在某一天怒不可遏地将茶水泼向了一脸无辜的丈夫;
一个忍受了女友成天迟到的男生,终于在某一天把不知所措的女孩一个人留在了空荡荡的街头;
而那个被迫更换理想的小孩,终于在某一天把一张退学通知单寄回了家里……
今天强撑的懂事和理解,都为明天更深的不懂事和误解挖下了大坑,只是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跌进坑里的时候,伤害已经无法弥补。
别以为假装无私的时候受伤的只有你自己,那些被你假意无私对待过的人,很可能在长期的纵容或者溺爱中,已经将某些超越原则的事情视为一种习惯或者常态。
他们在这样的常态里开心生活并习以为常,一旦你的牺牲和付出停止,他们的心态和生活格局也会发生严重的震荡:
那个已经把迟到当成习惯的女生,在下一段恋情中将失去那份“天经地义”的权利;
而那个被妈妈溺爱呵护的孩子,在集体宿舍里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为什么宿舍的卫生要自己打扫。
过往的崇高会变成明天的负担,所以在披上无私的高尚外衣之前,不如先问问那个自私的赤裸身体,你真心愿意而并不委屈吗?如果不是,请自私地说不!
教会自己合理的自私,适当地维护自己内心的感受,实际上是一件对自己、对他人都负责任的好事。
04
说到底,希伯里教授所说的自私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回归自我的艺术。
它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意识到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一方面因为以取悦别人为开端的行为最后都会以惹恼别人为收场,通过取悦维持的关系吹弹可破;
另一方面,取悦别人带来的自我压抑会让自己变成一个无趣之人。
想想谁会喜欢一个整天研究如何让别人高兴而失去个性的人?
谁又会觉得取悦的嘴脸很可爱呢?
所以我们与其在取悦别人的过程中得不偿失,不如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当然,自私本身并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美德,只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即使那些真正发自内心爱我们的人,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为我们的自由设下牢笼。
一旦我们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中过分地迎合和依赖他人的方式和思维,势必会失去自我的感受和看法,进而失去了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
所谓叛逆,不过是人们面对不断被异化的压力时,做出的最简单粗暴的行为。
而所谓的自私如果掌握好尺度和一定的艺术,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既温和坚决地拒绝了外界异化的压力和种种可能的不适,又能够直面内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个世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自我感受之于人的强大影响,没有委不委屈,只有愿不愿意,没有不求回报的无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想要获得幸福,第一步就是正视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与其自寻烦恼,不如听听“自私”的声音,勇敢说不。
本篇文章为作者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书所撰写的书评。作者:守拙堂陈峤,北京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