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其实,没有别人的目光

经典文章 日期:2019-1-14 1,423 浏览 我要荐稿

有段时间我心心念念地想着要练习阿斯汤珈瑜伽,正好我的公寓对面有一家口碑很好的阿斯汤珈瑜伽馆,每天早上开设练习。这样的天时地利,想来必然是美好练习的开端。

但很可惜,我的练习在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后就中途夭折了。这中间,当然有早起的艰难这样的原因,但阻止我继续练习最大的阻碍,是那个教室里杀气腾腾的气场。说杀气腾腾大概是有些危言耸听了,但这个教室里高手如云,练习时那种严肃而认真的气氛,对于我这种刚开始接触阿斯汤珈练习的初学者而言,确是具备了足够的震慑力。

在我挣扎着在双脚式C这个动作中勉强把头顶碰到地面的时候,别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够让双手碰触到地面,我的头倒立还需要靠墙摇摇晃晃地上去,而别人却可以优雅地从站立跳到手倒立。更不要说我在每次串联前跳后跳时发出的笨重的声音和别人轻盈的身影形成的对比。

每堂课,我基本上只能做完一半的第一序列,然后在其他高手同学们凹着各种二序列奇怪动作的时候默默收拾瑜伽垫走出教室。这个时候,我总有种不自量力误入别人地盘的感觉,好像背后会有无数鄙视的眼光投射过来一般。

这种相形见绌下的压力让我最终放弃了在这个教室的练习。

我和我的瑜伽老师讲起了这段短暂的练习经历。我说,和高手们一起练习压力太大,我无法承受别人鄙视的目光。

她也是阿斯汤珈的练习者。她说,阿斯汤珈是相对严肃的练习。其实每个人在练习的时候都在关注着自身。尤其是高手,他们会更加专注于自我的练习,而不会在练习时分心去观察别人的练习,甚至作出评论。

而我认为的别人的鄙视的目光,只是我自己假想的情况而已。其实,别人都在自己的练习里,哪有人会在意我?

然后她又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她说,作为瑜伽老师,她以前很少在课堂上演示倒立,也不太会在很多人的教室里一起练习时去尝试。当时她的倒立还没有到达很稳定的阶段,偶尔会翻过去。当然即便翻过去,依然可以顺势做个后弯,并非尴尬地无可挽回地砸向地面的局面。她的迟疑,并非害怕这个动作失败本身,而是害怕失败之后别人对她的看法,会不会对她的练习和教学产生质疑。

她说,有一次不知怎地她就在课堂上演示了一次倒立,然后还真地不小心翻成了轮式。但好像这次失误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即便是失误,依然可以带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比如如何在倒立失去平衡时安全地退出,比如即便是老师也会失误,这就是练习这样积极的讯息。她笑着说,其实别人都是很宽容的,你以为的别人的想法,往往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局限。

后来我在那个瑜伽馆门口遇到了我的高手同学们。有一个说,好像最近没看到你来。

我有点羞愧地说,和你们的差距太大,不好意思来。

她很震惊地说,怎么会?这位同学每次在我垂死挣扎地做轮式的时候,可以轻松地从站立进出这个体式。我每每在那个时候就有种望尘莫及的无力感,想着她那个时候到底会怎样看待旁边这位笨拙僵硬的练习者。

或许我们都一厢情愿地放大了别人的看法。或许我们以为别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而那看法和目光,像一个无形的牢笼一样束缚了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事实是,别人没有那么在意你。你以为的别人的目光和看法,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投射。你把自己的恐惧放大,然后躲在那个巨大的阴影里畏缩不前。

有时你觉得自己的嗓音不够好而不敢在KTV里放声高歌,听到其他人的荒腔走板却也觉得无所谓。有时你剪了一个失败的发型,觉得简直无脸见人,结果遇到熟人,别人也就是轻描淡写一句,剪头发啦。有时你在路上摔了一个大跟头被人看见,觉得这么愚蠢的事情要如何面对,可是路人大概司空见惯到连扶你一把的兴质都没有。

生活中难免有各种失败,出丑的时刻,而社交媒体的发达让我们产生一种假象,好像这样的失败和出丑会大范围地传播并被众人耻笑,永无翻身之日。但事实是,即便被无关痛痒的人耻笑了一番,这样的局面大概也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无论你做了多蠢的事情,都无法长期占据别人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耻笑,对你究竟造成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那可能只是一句完全无意识的话语,一句人云亦云的评论,他或许不了解你,或者虽然了解你但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因为害怕这样的评论,我们却选择了裹足不前。

几年前的冬奥会,关颖珊出现了重大失误。奖牌自然是没有了。第二天的报纸、各大网站刊登的都是那些难堪的摔倒的照片。即便曾经那么完美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一次又一次优雅地站在领奖台上,现在却要面对电视里滚动播出的失败的画面,她依然很坦然地说,很遗憾,但这就是生活。

比起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带着无数人的期望脸朝地砸向地面这样的场景,我们这些小小的尴尬算不了什么。成熟的运动员大概都已训练出这样一份坦然,无论有多少人在看着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存在别人的目光。你终究是在你自己的生活里。

我们因为害怕别人的目光而不敢做异于常人的事情,不敢去挑战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这些别人在哪里呢?而这目光,源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我们的自尊心,竞争心,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同和渴望,对于失败和落后于人的恐惧和厌弃。其实,哪里有别人的目光呢?

文|缪爱伦

本文地址:http://www.dyulu.com/qishiai.html